2024年7月4日,信息工程学院“立德树人·匠心传承”第五期教学论坛以线上形式成功举办。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冯素珍及全体专任教师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期论坛围绕“大学数学教师的责任”这一主题展开交流研讨。论坛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由数学教研室孟召平教授进行主题报告,第二部分由参会教师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研讨。孟召平教授围绕高校数学教师目前面临的情况、高校数学教师的责任、实现路径、怎样才算一个合格的大学教师四个方面展开交流。报告后,参会教师根据孟召平教授报告的主题,结合数学课程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针对数学课程与专业课课程如何结合这一问题,教师们普遍认为数学课作为部分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为专业服务的,授课教师应主动寻找专业课程中与数学相关的实例,比如电信专业信号与系统课程中涉及到的微分方程内容,作为课程导入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也可以寻找生活中的实例,如将二重积分的概念与面包的大小相结合、将定积分的概念与大明湖的面积相结合、将导数的概念与高铁的时速相结合,助力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或理论,提高教与学的效果。除了知识学习之外,数学能够培养和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助力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如何在大学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这是当前时期所有教师面临的新问题,需要探索适合的方式助力课程教学。本次论坛也就该问题进行了探讨,数学教师们认为,备课环节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教师优化教学内容,推荐相关教学资源帮助教师丰富教学材料;实施环节人工智能可以作为课堂助手,记录课堂数据,回答学生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评价环节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助力教师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建议。
此次论坛激发了教师们对于课程建设的思考,为教师们进行课程建设和课题申报提供了新的思路。信息工程学院全体教师将依托“立德树人·匠心传承”教学论坛,深化对课程的思考,提升教学水平,助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