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学校党委委员、副院长于秀国到信息工程学院调研指导团学工作。学生工作处副处长万利陪同调研。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孟祥佳、党委副书记马骋、全体辅导员参加调研。
孟祥佳围绕学院学科建设、专业发展、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等方面进行了总体汇报。马骋聚焦学院“1226”思政育人体系对团学工作进行了详细汇报。辅导员围绕各自负责工作及工作感想体会进行了交流汇报。

于秀国充分肯定了信息工程学院团学工作开展情况。他表示,信息工程学院团学工作体系完善、特色明显、亮点突出,学工队伍专业背景丰富、工作思路清晰、整体素质高、精神状态好,为做好学生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他强调,一是要把握好、处理好各项工作的关系。学生工作纷繁复杂,辅导员队伍要不忘初心,牢记自身“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第一身份,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职责和神圣使命,要把工作梳理清楚、分析明白,要“跳出工作看工作”,避免自身陷入事务性工作中去,避免工作机械化、刻板化、低效率开展。二是要处理好全体学生与骨干学生的关系。要坚决秉持“为了一切学生”的工作观念和育人理念,既要抓好用好学生骨干队伍,又要关注到其他群体和特殊学生,避免盲人摸象、只抓其一。要善于打破场地限制、时空限制,力争推进工作影响面、思政引领力覆盖到每一位学生,切实做到“一个学生也不能落下、一个学生也不能少”。要敢于从短板弱项出发开展工作,牢固树立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合学生思想动态和成长特点分层分类、精准施策,力争把工作做到每一位学生心坎上。三是要认真做好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学生工作头绪多、任务重,要充分认识到目标牵引、做好规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工队伍要聚焦主责主业,不仅要学习好、弄明白“九大工作职责”内容体系,更要以此为基础按照“职业化”、“专业化”方向和路径去思考工作,按照“专家化”标准和要求去规划未来,真正做到“一专多能”,打造出一项“专业强项”。同时要抓好学风建设这项“系统工程”、关注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育人“着力点”,明确青年学生关注什么、讨论什么、需要什么,更好教育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强化信念担当、增强奋进动力。四是要持续强化团队建设。要深刻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意义,在“分工协作”上下功夫、在“投入产出”上多思考。学生工作开展要紧紧围绕学校发展战略,充分结合学校唯一理工科学院鲜明特色和辅导员多元化专业背景,力争达到“理工结合、文理渗透”的实际效果。同时,要妥善处理好辅导员与班主任的关系,聚焦班级发展、学生中心,明确职责划分、明确工作重点,要“有统有分、统分结合”,充分彰显出思政育人团队的凝聚力、战斗力、分工合力,齐心协力奏出学生工作质量稳步提升、学生工作成效逐步增强的“交响乐”。

下一步,信息工程学院将继续坚持以全面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为牵引,紧紧围绕学校“1158”发展战略,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和青年学生成长特点,深耕思政队伍建设、创新团学工作方法、优化育人路径模式,不断塑造涵育山青学子忠诚政治品质、至深家国情怀、蓬勃青春朝气、卓越能力素质的“青年政治”特质,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