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 深学躬行|信息工程学院薪火相传知行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作者:李恒       编辑:马瑜       复审:马骋       终审:王黎峰       来源:信息工程学院       发布时间:2023-07-24 11:51      ;


7月19日,信息工程学院薪火相传知行队到临沂市蒙阴县野店镇开展了为期五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深入的社会实践中践行初心使命,躬耕于行、大胆创新,以实际行动增添“知行”底色,推动野店镇乡村振兴走深走实。

凝心聚力筑平安,反诈宣传进乡村。

7月19日,薪火相传知行队“IT精灵—数字为老”项目成员走进南晏子村,开展“防范电信诈骗”主题宣讲活动,通过深入讲解让村民们在具体案件中直观了解到电信诈骗的套路,增强了村民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了村民应对电信诈骗手段的防范能力。随后,面向村民现场演示如何用手机连接无线网络、录制视频、生活缴费、网上挂号等操作,帮助村里老年群体正确认识网络信息和智能技术,消除其对网络信息和智能技术的恐惧和排斥心理。村民李奶奶表示:“之前有智能手机但是不太会用,每次都要让孩子们帮忙,经过小精灵们的讲解示范,学会了很多实用的操作,而且还告诉我们一些防诈骗的知识,非常地不错!”

 

 

青春聚力显担当,下乡助农体民情。

7月20日,实践团队来到了蒙阴县野店镇南晏子村,在村党支部成员赵良平的带领下参观了桃园种植基地,每到一处,赵良平就向队员们介绍桃子名称、种类及成熟季节甚至是桃子在当地的俗语,在这个过程中,队员们了解到了蒙阴县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过程中依托蜜桃产业做成“一县一品”,形成了全国最大的蜜桃种植基地。为帮助果农运用科技手段销售水果,提高收入,实践团队依托专业知识,为果农销售成功打造了一款名为“薪火相传E起助农”的微信小程序,助力果农增收,自平台上线至今,已销售1125斤“黄金密桃”,销售额为11137元,切实提高了果农的销售额和收入。为加强蜜桃种植基地宣传,队员们开启助农带货直播,从蜜桃的种植环境、种植技术等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与网友热情互动。队员们专业的介绍和高昂的热情也吸引了当地居民和游客驻足观望,观看人数破2000+,点赞量破4万+。

 

 

沂蒙精神长坚守,红色基因永相传。

习近平总书记在临沂考察时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7月21日,实践团队成员前往“沂蒙六姐妹”故居临沂市蒙阴县野店镇烟庄村,拜访“沂蒙六姐妹”之一伊廷珍的二儿子徐敏安。随后,徐敏安带领实践团队走进“沂蒙六姐妹”纪念馆,深情地讲述了以“沂蒙六姐妹”为代表的沂蒙妇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拥军支前、无私奉献的革命历史。“一件件饱经风霜的物品、一幅幅感人至深的图片、一个个生动真实的故事,著名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是革命战争年代在沂蒙老区涌现出的一个女英雄群体,真实反映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实践团队学生党员王伟杰在录制“青春微党课——弘扬沂蒙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中讲到。

7月22日,实践团队在村干部的引荐下,采访了3位老党员。面对实践队员的采访,老党员们对当年入党的情景以及自己走过的峥嵘岁月记忆犹新,向队员们表示如今的美好生活是他们曾经所没有的,也坚信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会越来越美好。在采访老党员、聆听老党员故事过程中,队员们经历了一次思想上的洗礼,纷纷表示应从老党员榜样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埋头苦干、勇毅前行,眼里要有光,心中要有火,脚下要有泥,用实际行动让青春在基层的广袤土地上熠熠生辉。

 

 

擦亮青春的底色,践行志愿者精神。

7月21日,实践团队奔赴南晏子村蜜桃基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与当地村民一起完成检桃、包箱、装箱、封箱和发货等工序,大家分工合作、各司其职,经过七个多小时的辛苦努力,当天发货的上百份订单任务全部完成,酷热的天气让队员们汗流浃背,长时间站立着的腰微微犯酸,这便让实践队队员们更进一步体会到了果农们的艰辛之处,更是得到南晏子村桃园基地张老板高度赞扬。

7月22日,海南省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百余名学员来到野店镇新大地长三角优质果品供应基地进行参观学习,实践团队成员协助镇政府相关部门布置会场,引导海南省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学员参观果品基地,并向参观学习人员推荐当地的特色果品—黄金蟠桃和黄金油桃,当天就销售百余箱,为当地乡村振兴和村民的增收致富贡献了一份力量。

 

 

深入基层展现新青年风采,勇往直前弘扬新时代沂蒙精神。薪火相传知行队成员以奋发有为的姿态投入到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涵养“自找苦吃”的精气神,扎根基层一线、勇于实践创新,不断增强服务地方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助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进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