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学生更全面、深入了解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学科竞赛相关情况,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不断加强学风建设,发挥优秀青年学生朋辈影响力和号召力,3月8日至10日,信息工程学院开展“朋辈领航·榜样力量——创新创业走进团支部”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学科竞赛经验分享交流会活动。本次活动由信息工程学院创新创业与社团指导中心、创新创业和学科竞赛学生培训讲师团主办,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
大赛活动初相遇,种子埋下“第一粒”
在第一场分享会上,信息工程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负责人,辅导员白玉通过解读“互联网+”“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立项”等大赛活动文件,从各个赛事的起源发展、大赛的评审标准、学校学院历年获奖情况等方面带领同学们迅速了解和熟悉赛事详情,并结合她研究生期间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参赛感受和近两年来负责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经历,从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四个角度阐述了青年大学生参加竞赛并将创新成果转换的意义,鼓励同学们“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从赛事文件解读到鼓励同学们参加比赛和创新成果转化,她用生动的语言,鲜活的案例,深入浅出地把“创新”“创造”“创业”的“第一粒种子”埋进同学们的心里,假以时日必将破土而出绽放绚丽的花朵。

优秀学子乐分享,朋辈携手传薪火
本次“朋辈领航·榜样力量——创新创业走进团支部”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学科竞赛经验分享交流会活动共计4场。李峥以《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互联网+乡村振兴服务平台》(2021年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省级立项项目)为例,重点分享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书的撰写情况,无论是统一字体字号,还是技术流程的绘制要领都给同学们项目书的规范书写提供了“范式”模板。赵佳睿同学结合专业特色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挑战杯”大赛的五大赛道特点,讲述了如何立足学科优势进行赛道选择,她提醒大家要明确自己的“创意”定位才能点对点地参加比赛。房嵩山则通过再现第十三届“挑战杯”·建行杯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竞赛省级铜奖项目《高效飞防——创新型脉冲式植保弥雾喷洒机》路演的现场情况,给同学们带来“沉浸式”的参赛体验。郑梦乔同学通过视频和PPT展示了大学期间参与的4个项目,重点讲解了如何将所学知识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为同学们“创新”想法的产生提供启发。何西远同学从学科专业的角度出发为不同专业的同学如何选择“性价比高”即适合自己参加的学科竞赛角度进行了分享,为同学们以后参加学科竞赛提供了建议方向。刘锐琦同学介绍了“蓝桥杯”比赛赛程、比赛形式及比赛科目,通过算法在“蓝桥杯”比赛中的应用中分享了如何从竞赛的视角学习数据结构、C语言、Python等课程的方法。


经验交流齐分享,答疑解惑共成长
本周开展的4次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学科竞赛经验分享交流会活动使得同学们收获颇丰,纷纷感慨原来优秀的学长、学姐,真正的“学霸”“大神”就在我们的身边,大家一致表示:学到了学到了,原来项目书的撰写、路演PPT的制作需要注意这么多的细节,“黑科技”专项非常看重灵活创新运用科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小”问题,创意想法的来源可以是解决“阿兹海默”症人群吃饭手抖的问题。在随后的提问交流环节,大家就如何寻找指导教师、团队成员,项目书写细则,路演注意事项等问题进行了提问。活动的最后,同学们分组开展“头脑风暴”讨论会,就创意想法的可行性、实践性、科学性展开了下一步的交流讨论。


2022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班的孙琳同学表示:“师哥师姐们分享的经验告诉我们:积极参与比赛,我们获得的不仅仅是一个证书,更多的是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自身能力,还可以交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收获很多令人难忘的回忆和经历。”2021级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2班的张晓宇同学:“终于弄明白什么是‘互联网+’和‘挑战杯’大赛了,今年‘挑战杯’竞赛红色专项给我们提供了新的参赛方向,我们可以通过拍摄短视频和撰写调查报告的形式参赛,从对新时代发展成就的理解、实践过程的收获以及对党的情感认同视角出发,拍摄有温度、正能量、易传播的视频,撰写具有科学性、真实性、思想性的社会调查报告。”
此次“朋辈领航·榜样力量——创新创业走进团支部”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学科竞赛经验分享交流会活动,旨在发挥信息工程学院优秀学生在思想引领、学风建设、创新创业导航、学业实践等方面的榜样示范作用,进一步营造浓郁的院风学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信息工程学院不断倡导“以赛代练”,引导山青学子在比赛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不断鼓励“以赛促学”,引导山青学子在比赛中,进一步树立远大理想、锤炼品德修养,练就过硬本领;不断推动“以赛育人”,引导山青学子努力奋斗,让青春在为祖国、为学校、为学院的奉献中绽放青春光彩,用实际行动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