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2日,《中国教育报》第三版以题为《青春扎根沃野,实践检验所学》报道了我校信息工程学院“红色教育+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社会实践模式。

报道从学院做好“红色基因与民生民情”与“专业优势与服务社会”两结合的角度深度解读了信息工程学院积极探索通过社会实践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新模式,将红色基因与民生民情相结合,推动学生在实践中坚定对党的信仰;将专业优势与服务社会相结合,在实践中检验所知所学,让青春扎根实践沃土。
报道中指出,薪火相传实践团队作为2022 年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派出的82支社会实践团队之一,深入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郝家镇,通过党建共建挂牌社会实践基地,扎根实践沃土,并成功入选“SKSUNNY幸福行动”2022 年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实践团队在队长王悦的带领下,前往垦利区郝家镇盖希云英雄事迹教育基地,聆听英雄故事;并将红色故事以微党课的形式讲给支部党员听,将采访村中老党员的故事以红色笔记的形式写给党员看,生动记录了当地人文风貌,不仅让党史学习教育贴近群众,也让实践团成员不断坚定红色信仰。同时,团队成员们在了解到郝家镇葡萄等水果的销售渠道相对单一情况后,积极运用自身计算机技术、大数据分析等专业优势,选择了采用“互联网+农产品”电商销售模式,花了5 天时间完成了抖音传播、微信线上直播,办理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研发“薪火相传助农平台”等多项工作,帮助农民们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
信息工程学院始终高度重视实践育人,积极探索“红色教育+专业知识+服务社会” 的社会实践模式,用心擦亮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品牌,让社会实践作为青年与社会有效沟通的桥梁、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