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教师培养计划和措施
为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规范教师行为,特制定教师培养计划和措施,提高全体教师职业能力和素养。
一、教师培养要求
(一) 认真参加各类教育教学培训,完成学院规定的课程选修、知识学习、科学研究(含教学研究)或实践等任务。
(二) 参与集体备课,熟悉掌握教学过程各环节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掌握所承担讲授课程的结构和内容,学会根据教学大纲组织教学内容,选定参考教材。
(三) 学习教学规范,严格遵守学校教学作息时间,上课前带齐教案、教材等教学资料,提前到达教学地点。
二、青年教师导师制
学院指派一名具有副教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且学术造诣高、教学科研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担任新进青年教师的导师,对新进青年教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充分发挥他们的传帮带作用,由导师在师德、教学、科教研诸方面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和培养,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素质和科教研能力,从而能够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胜任本职工作。
(详见《山东青年政治学院青年教师导师制实施办法》)
三、新进教师培训
(一)新进教师都要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岗前培训和学校集中安排的新进教师入职培训等;
(二)没有高校教学经验的新聘教师原则上第一学期重点做课程的助教工作,参加教学和科研团队,或从事教学实验辅助等工作,集中精力学习教学和科研基本技能与方法。
(详见《山东青年政治学院青年教师成长计划》)
四、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学校对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的培养实行滚动淘汰机制,对中期或期满检查时未达到培养目标的人员,取消其培养资格,对培训期满达到培养目标的培养对象,学校发给培养合格证书,并授予其“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称号。
(详见《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选拔培养暂行规定办法》)
五、社会实践锻炼
年龄在45周岁以下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教师,原则上在每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前,均应参加社会实践锻炼。中青年教师参加社会实践锻炼应结合所从事的学科专业和岗位实际,到学校或学院指定的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通过挂职锻炼、合作研究、专业咨询、社会调查、博士后研究等方式,深入基层,深入实际。
(详见《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关于加强中青年教师社会实践锻炼的实施意见》)
六、教职工继续教育
(一)学校鼓励教职工通过继续教育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服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二)继续教育类型主要包括学历学位教育和非学历(学位)教育等。
(三)继续教育工作坚持统筹规划、注重实效的原则。
七、双师型教师管理
(一)引进具有实践经历的师资。着力引进一批具有“双师双能”资格并熟悉行业、企业实际的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骨干作为专任教师。对于学科专业建设急需的“双师双能”人才(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且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学位的)。
(二)加大外部实践知识输入。学院邀请行业、企业专家来校举办专题学术报告或实践演示,介绍行业或专业最新的经营管理知识、生产研发技术和行业发展趋势,拓宽专业教师和学生的知识视野。
信息工程学院
201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