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新时代劳动教育相关要求,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本月,信息工程学院开展了“唱响劳动之歌,铸魂时代新人”主题劳动教育月系列活动。
劳模走进校园,大力弘扬榜样力量。信息工程学院承办的“劳模工匠大讲堂”劳动榜样进校园活动,邀请到全国劳动模范姜和信为学生开展了一堂生动的劳动课,他以自身的成长经历为引,鼓励青年学生积极开展实践活动,他希望“用干劲、闯劲、钻劲鼓舞更多的人”,同时激励广大青年学生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班会走进社区,形式多样开展教育。信息工程学院紧盯学校“劳动周”关键时间节点,抓好主题班会这一思想引领的前沿阵地,把劳动教育班会开在学生社区里,把学生宿舍打造成学习劳动精神的阵地。辅导员指导着学,宿舍同学边做边学,优秀内务、卫生宿舍展示,让“比、学、赶、帮、超”进宿舍,通过实实在在的劳动,进一步加深对劳动精神内涵的思考认识,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

班级划分区域,责任意识走深走实。学院将笃行楼教学区和办公区按班级数量划分为若干卫生区域,建立卫生清扫制度,各班轮流值班,清扫地区包括走廊、教室门框、文化墙、宣传栏等。责任区的划分、各班级的相互协作,有助于将责任感融入劳动之中,由小及大,从劳动实践中落实责任,加速了劳动课程取得的育人实效。

挖掘平凡之美,基层岗位润物无声。学院以媒体视角,采访了学校门卫、宿舍管理员、学生餐厅服务员等学校有关岗位工作人员。通过对话,了解了他们日常工作内容,镜头中的他们没有因为工作的枯燥或繁琐而抱怨,言语之间都透露出对学校、学生安全的责任感,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保障着学生日常在校生活有序的进行,这份坚定和执着值得每位同学模仿和学习。学院希望通过采访的形式,记录“平凡的岗位不平凡”的故事,激励同学们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弘扬“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不断挖掘劳动之美,传递出生生不息的青春正能量。

本次劳动教育月系列活动的顺利开展,有力增强了学生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创造幸福的观念,有效调动了学院学生劳动实践的积极性,为下一步打造学院劳动教育特色阵地,构建劳动教育实践平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