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9年“联想杯”全国高校大数据能力提升大赛全国总决赛在中国农业大学举行,我校信息工程学院代表队荣获 “一等奖”,青年教师张岳作为大赛指导老师获“优秀导师奖”。该项赛事是由全国高校教育联盟主办,联想集团、CIO时代、章鱼大数据等单位协办的全国性大数据大赛。本次大赛共决出全国一等奖3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优胜奖18名。自赛事启动以来,共有来自全国参赛院校148所、6000余名在校学生报名参赛。经过层层选拔,最终30支本科队伍和23支高职队伍脱颖而出参加大数据能力提升现场总决赛。

本次赛事荣誉的取得是信息工程学院着力构建以学生专业社团建设为依托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阵地的成效显现,也是不断强化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学生工作相融合的集中体现。近年来,信息工程学院扎实推进学校“三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充分挖掘学生专业社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提升教育教学和实践育人水平,为推进学院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申硕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加强学生专业社团建设顶层设计,强化专业社团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信息工程学院把加强和改进学院专业社团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完善学生专业社团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不断强化对各专业社团的政治领导和专业指导。将学生专业社团活动作为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载体和抓手,通过整合调配指导教师、活动场地、活动经费等资源,实现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学生工作有机融合,从学生课程教育、科研创新意识培养、技术指导、成果推广、创新创业等方面提供全方位专业服务,真正将教学、科研、实践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结合学校学生社团管理办法,制订了《信息工程学院学生专业社团管理实施办法》,严格实行社团登记、年检、评级和注销等制度,确保社团有序进行。进一步明确专业社团指导教师准入标准,细化指导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并对其工作量予以认定,充分调动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社团活动与学科专业有机结合,推动社团专业化发展。
2.打造学生专业社团特色社会品牌活动,不断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自主学习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升。
信息工程学院立足专业特色,积极打造各类专业技能型学生“品牌”社团,引导学生社团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创新创业项目,把在第一课堂中学习积累的知识、自身拥有的才能转化为精彩的课外实践,在“学习一认知一实践”的循环往复中获得思想内涵、基本能力的提升。在2018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中,“IT精灵维修协会”组建的“IT精灵服务队”荣获省级优秀团队;2019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中“IT精灵服务队”、“电子爱好者协会”组建的“EDEA科技帮扶队”荣获省级优秀团队。以各专业社团为依托,连续十二年举办“科技服务月”校园品牌活动。积极引导各专业社团与企业开展合作,不断提高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目前,“SDA软件设计协会”正与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合作开展校级创新创业项目,共同打造网络产品推介平台。通过开展特色社会品牌活动,各类学生专业社团逐渐向规范化、系统化、社会化方向发展,初步实现了学生成长成才和学院服务社会的“双赢”。
3.注重学生专业社团与专业技能竞赛相结合,积极构建“课堂教学-专业社团-学科竞赛”梯队培养模式。
信息工程学院将学生专业社团与学生的专业技能竞赛紧密衔接,建立“课堂教学-专业社团-学科竞赛”梯队培养模式。学院以各学生专业社团为组织方,面向全体学生举行各类具有专业特色的技能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代练、以点带面,在提高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积极性和实践能力的同时,也为各专业社团选拔储备大批优秀人才。定期组织各专业社团参加各级学科竞赛,锻炼社团成员专业素养;以社团成员为团体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及其他学术项目,丰富专业社团的创业创新内涵;开展专业社团科研、竞赛成果展示,论证专业社团的实践推广。通过与其他院校学生进行对比,充分认识个人及社团的优势与劣势,使学生在取得荣誉的同时,产生获得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协调发展。近三年来,信息工程学院走出了不平凡的“学科竞赛”之路。其中,“电子爱好者社团”学生先后申请国家级创新项目5项、发表物联网技术科技论文1篇、获得省级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4项;“山青大数据社团”学生共计获得国家级大赛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SDA软件设计社团”学生先后获得省级大赛一等奖1项、省二等奖4项、省三等奖5项;“数学建模社团”学生先后获得省级大赛一等奖6项、省二等奖6项、省三等奖3项;“IIS信息安全社团”学生连续三届荣获省级大学生网络安全技能大赛团体三等奖。
信息工程学院
2019年1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