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简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于2013年开始招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目前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2)两种类型招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旨在培养能够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知识扎实,系统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的基本理论与基本应用技术;综合素质较强,具有良好的计算思维,自觉履行计算机技术工程师的职业要求;面向现代服务业,特别是在“康养”产业方面工程实践能力突出,具备良好的组织管理与工程实践能力,能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变化,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通过5年左右的实际工作的锻炼,预期达到:

1.能够适应计算机工程技术发展,掌握计算机工程技术相关标准、规范、政策、法规,能对复杂工程项目提供系统性的解决方案,负责完成中等规模计算机工程项目的技术支持,胜任技术经理等工作。

2.能够以创新思维跟踪计算机工程领域的前沿技术,并能将新技术、新方法应用于工程实践,从事本专业领域相关产品的设计、开发和生产,负责完成产品关键技术的方案设计和研发工作,胜任研发工程师等工作。

3.坚守职业操守,主动履行社会责任,能够综合考虑法律、文化、道德、环境与可持续性发展等因素对计算机工程实践的影响,坚持公众利益优先。

4.不断积累计算机工程项目组织管理经验,提升沟通、协调、竞争与合作能力,能够从事研发、测试、技术支持、营销等相关的管理工作,胜任项目经理、团队负责人等领导工作。

5.具有全球化意识和国际视野,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开展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实现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胜任跨文化背景的计算机工程技术工作。

-------------------------------------------------------

选择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三个理由:

理由一:社会认可度高,市场前景广阔。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有较高的社会认可度,生源连续三年全部一志愿报考。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国家政策和新兴技术的推动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市场需求和专业对口率持续走高。

理由二:学校重点建设,发展潜力巨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积极探索构建紧紧围绕学校办学特色,以学生为中心、以目标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清晰、明确、可考量的毕业要求,推动教学模式改革,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构建有效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估监控及跟踪反馈机制,形成持续改进的工作机制,切实提高了工程人才培养质量。

理由三:产教融合深入,实践培养成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与华为、浪潮等国内知名企业开展合作,获批教育部“1+X”证书试点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创新项目3项,校企合作办学1项。专业重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近三年获得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大赛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赛项冠军等省级以上奖励110余项。

Q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习(研究)对象是什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主要学习(研究)包括数学理论和高等逻辑的学科基础理论,学习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的原理和设计的专业系统知识,学习包括智能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等应用的设计方法和理论。同时本专业还学习管理方法,不断提高学生个人素养,使之重视团队合作、终生学习和创新,应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

Q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本专业培养能够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知识扎实,系统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的基本理论与基本应用技术;综合素质较强,具有良好的计算思维,自觉履行计算机技术工程师的职业要求;工程实践能力突出,具备良好的组织管理与工程实践能力,面向现代服务业,特别是在“康养文旅”领域从事软件开发与应用工作,能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变化,富有青年政治特质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Q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有哪些?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系统结构、数据结构、数字逻辑与电路、离散数学、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微机原理与接口。

Q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性广、交叉面多、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之中,有着非常好的发展前景。毕业生可以在软件企业、国家机关以及各个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技术部门、教育部门等单位从事软件工程领域的技术开发、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专业代码:080901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一、培养目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旨在培养能够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知识扎实,系统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的基本理论与基本应用技术;综合素质较强,具有良好的计算思维,自觉履行计算机技术工程师的职业要求;面向现代服务业,特别是在“康养”产业方面工程实践能力突出,具备良好的组织管理与工程实践能力,能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变化,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通过5年左右的实际工作的锻炼,预期达到:

1.能够适应计算机工程技术发展,掌握计算机工程技术相关标准、规范、政策、法规,能对复杂工程项目提供系统性的解决方案,负责完成中等规模计算机工程项目的技术支持,胜任技术经理等工作。

2.能够以创新思维跟踪计算机工程领域的前沿技术,并能将新技术、新方法应用于工程实践,从事本专业领域相关产品的设计、开发和生产,负责完成产品关键技术的方案设计和研发工作,胜任研发工程师等工作。

3.坚守职业操守,主动履行社会责任,能够综合考虑法律、文化、道德、环境与可持续性发展等因素对计算机工程实践的影响,坚持公众利益优先。

4.不断积累计算机工程项目组织管理经验,提升沟通、协调、竞争与合作能力,能够从事研发、测试、技术支持、营销等相关的管理工作,胜任项目经理、团队负责人等领导工作。

5.具有全球化意识和国际视野,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开展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实现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胜任跨文化背景的计算机工程技术工作。

二、毕业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能全面理解工科公共基础知识,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综合运用专业理论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计算机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获取所需的知识和信息;具备较好的表达、沟通和交流能力;具有团队精神和管理协作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终身学习能力。具体而言,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达到如下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应用能力: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知识用于解决计算机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1.1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逻辑思维)

1.2掌握工程和专业基础知识,具备理解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工程理解能力)

1.3能将数学、自然科学及计算机专业知识与技术应用于解决计算机应用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工程解决能力)

2.问题分析能力: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计算机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1具有运用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理解计算机及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并进行问题抽象和识别的能力。(理解和识别问题)

2.2能够通过文献调研、方案推理等方法寻求计算机应用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多种解决方案并能确定适合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方案分析)

2.3能够采用工程知识和计算机专业知识及技能正确表达和描述计算机应用复杂工程问题的核心需求和解决方案(正确表达)

2.4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及工程科学的原理及计算机专业的方法和技能分析和评估具体的计算机应用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并能给出具体指标和有效结论(验证评估)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力:能够针对计算机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开发满足特定需求的计算机应用系统或组件,并能够在设计/开发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环境等因素。

3.1能够根据具体计算机应用领域复杂问题需求思考并确定设计目标和解决方案(确定方案)

3.2能够根据目标和解决方案,设计或开发满足特定需求的计算机系统、软硬件组件及模块(满足需求)

3.3能够进行设计方案优化或更新升级,体现创新意识(优化更新)

3.4能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因素,并能够进行系统级升级或者优化(设计综合)

4.工程技术研究能力:能够基于计算机学科相关的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计算机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能根据解决方案,设计实验并搭建计算机实验系统完成实验过程验证,并能够对比分析实验数据(实验验证)

4.2针对计算机应用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能够根据解决方案进行工程设计与实施,能对设计或实施过程的中间结果或数据进行正确分析和反馈(过程分析)

4.3能够基于计算机科学技术原理对比分析解决方案,并能通过实验仿真或系统实现等多种科学方法说明其有效性和合理性,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结论综合)

5.开发、选择和使用现代工具能力:能够针对计算机工程领域的复杂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平台、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1能在特定计算机应用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建模、模拟或解决过程中,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软硬件及系统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提高解决效率(使用工具)

5.2能分析模拟仿真结果与真实状况之间的差异以及所使用的技术、资源和工具的优势和不足,理解其局限性。(理解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1了解计算机工程相关背景知识和实践活动特性,了解计算机专业相关的安全要求、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了解)

6.2能够客观分析与评价计算机工程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应用对社会、健康、安全的影响(客观评价)

6.3能够理解工程与技术的价值和局限性,识别、分析评价与计算机相关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和应用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的潜在影响和责任(理解工程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计算机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1理解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意义,熟悉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

7.2能针对计算机应用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评价资源利用效率、污染物处置方案和安全防范措施,判断计算机相关产品周期中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损害的隐患。(评价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公民道德水平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计算机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8.1尊重生命,关爱他人,主张正义、诚信守则,具有人文知识、思辨能力、处事能力和科学精神。(具备基本素质)

8.2能够理解计算机领域相关的职业伦理与道德,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具备社会责任感)

8.3了解计算机工程师的职业性质和责任,在工程实践中能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具有法律意识。(遵守职业规范与法律)

9.个人与团队:具有强健的体格和良好的综合素质,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及负责人的角色。

9.1能理解个人与团队的相互作用关系,具有团队意识(理解个人和团队关系)

9.2能够与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能够理解多学科背景下个体、团队成员及负责人角色的要求,促进团队协同工作(团队沟通与交流)

10.沟通与交流:具有沟通的能力、方法和技巧,能够就计算机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1针对复杂工程问题,能够以撰写报告、过程文档等书面形式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交流(书面沟通交流)

10.2能够以陈述发言、回应指令等口头方式清晰表达自我的意见。(有效表达意见)

10.3具有国际化视野,对计算机应用领域及行业发展的国际化趋势有初步了解,能对一些热点问题发表看法。(国际化视野)

11.项目管理能力:具有一定的项目管理知识和能力,理解并掌握计算机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1.1掌握软件项目管理知识和经济决策方法。(掌握管理方法)

11.2能够初步运用计算机软件项目管理的基本知识,服务于不同学科与行业的软硬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应用项目管理)

12.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能够通过自主学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12.1采用多种方式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逐渐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

12.2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具备自主学习能力,能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以适应计算机学科新技术和方法的快速发展。

※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

本专业毕业要求与学生毕业5年左右发展目标的支撑关系如下表所示。

     培养目标

毕业要求

培养目标1

培养目标2

培养目标3

培养目标4

培养目标5

毕业要求1

 

 

 

毕业要求2

 

 

 

毕业要求3

 

 

毕业要求4

 

 

毕业要求5

 

 

毕业要求6

 

 

 

毕业要求7

 

 

 

 

毕业要求8

 

 

毕业要求9

 

 

 

毕业要求10

 

 

 

毕业要求11

 

 

 

毕业要求12

 

 

三、学制、学分、授予学位

1.学制:基本学制4年,修业年限3-8年。

2.毕业要求总学分:150学分

3.授予学位: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四、课程设置

1.主干学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核心课程

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离散数学、软件工程、算法分析与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电路与数字逻辑、Java语言程序设计。

3.课程体系结构图(拓扑图)

除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外,各专业教学计划中规定的通识教育必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用框图形式标明这些课程的联系、先修、后修的关系。活动类课程不在该图中体现

 

 

 


4.毕业要求与开设课程对应关系矩阵

序号

课程名称

1.工程知识

2.问题分析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4.研究

5.使用现代工具

6.工程与

社会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8.思想道德与职业规范

9.个人和团队

10.沟通

11.项目管理

12.终身学习

1.1

1.2

1.3

2.1

2.2

2.3

2.4

3.1

3.2

3.3

3.4

4.1

4.2

4.3

5.1

5.2

6.1

6.2

6.3

7.1

7.2

8.1

8.2

8.3

9.1

9.2

10.1

10.2

10.3

11.1

11.2

12.1

12.2

1

思想道德与法治

 

 

 

 

 

 

 

 

 

 

 

 

 

 

 

 

M

 

 

 

 

H

 

M

 

 

 

 

 

 

 

 

 

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H

 

 

 

 

 

 

 

 

 

 

 

 

 

 

 

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M

 

 

 

 

L

 

 

 

 

 

 

 

 

 

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H

 

 

 

L

 

 

 

 

 

 

 

 

 

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H

 

M

 

H

 

 

 

 

 

 

 

 

 

 

6

形势与政策

 

 

 

 

 

 

 

 

 

 

 

 

 

 

 

 

H

 

 

 

 

 

L

 

 

 

 

 

 

 

 

 

 

7

大学英语

 

 

 

 

 

 

L

 

 

 

 

 

 

 

 

 

 

 

 

 

 

 

 

 

 

M

 

H

 

 

 

 

 

8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L

 

 

M

 

 

 

 

 

9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L

 

 

 

 

M

 

 

 

H

10

大学生创业基础

 

 

 

 

 

 

 

 

 

 

 

 

 

 

 

 

M

 

 

 

 

 

 

M

 

 

 

 

 

 

 

 

 

11

军事理论

 

 

 

 

 

 

 

 

 

 

 

 

 

 

 

 

 

 

 

 

 

M

 

 

 

H

 

 

 

 

 

 

 

12

国家安全教育

 

 

 

 

 

 

 

 

 

 

 

 

 

 

 

 

 

 

 

 

 

L

 

 

 

H

 

 

 

 

 

 

 

13

劳动专题教育

 

 

 

 

 

 

 

 

 

 

 

 

 

 

 

 

 

 

 

 

 

L

M

 

 

 

 

 

 

 

 

 

 

14

高等数学A

H

 

 

M

 

 

 

 

 

 

 

 

 

 

 

 

 

 

 

 

 

 

 

 

 

 

 

 

 

 

 

 

 

15

线性代数A

H

 

 

L

 

 

 

 

 

 

 

 

 

 

 

 

 

 

 

 

 

 

 

 

 

 

 

 

 

 

 

 

 

16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 

H

 

 

L

 

 

 

 

 

 

 

 

 

 

 

 

 

 

 

 

 

 

 

 

 

 

 

 

 

 

 

 

 

17

大学物理

H

 

 

L

 

 

 

 

 

 

 

 

 

 

 

 

 

 

 

 

 

 

 

 

 

 

 

 

 

 

 

 

 

18

离散数学

M

 

 

M

 

 

 

 

 

 

 

 

 

 

 

 

 

 

 

 

 

 

 

 

 

 

 

 

 

 

 

 

 

19

电路与数字逻辑

 

M

 

 

 

 

 

 

L

 

 

 

 

 

 

 

 

 

M

 

 

 

 

 

 

 

 

 

 

 

 

L

 

20

专业导学

 

 

 

 

 

 

L

 

 

 

 

 

 

 

H

 

 

 

 

 

 

 

 

 

 

 

 

 

 

 

 

 

 

21

数据结构

 

M

 

H

 

 

 

H

 

 

 

 

 

 

 

 

 

 

 

 

 

 

 

 

 

 

 

 

 

 

 

 

 

22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

 

H

 

 

 

H

 

 

M

 

 

 

 

 

 

L

 

 

 

 

 

 

 

 

 

 

 

 

 

 

 

 

 

23

算法设计与分析

 

 

H

 

 

 

 

 

 

 

 

H

 

 

 

H

 

 

 

 

 

 

 

 

 

 

 

 

 

 

 

 

 

24

操作系统

 

H

 

M

 

 

 

H

 

 

 

 

 

 

 

 

 

 

 

 

 

 

 

 

 

 

 

 

 

 

 

 

 

25

计算机网络

 

 

M

 

 

M

 

 

 

 

 

 

M

 

 

 

 

 

 

 

 

 

 

 

 

 

 

 

 

 

 

 

 

26

软件工程

 

 

 

 

 

H

 

 

H

 

 

 

 

 

L

 

 

 

 

 

 

 

 

 

 

 

 

 

 

 

 

 

 

27

大学体育

 

 

 

 

 

 

 

 

 

 

 

 

 

 

 

 

 

 

 

 

 

L

 

 

M

 

 

 

 

 

 

 

 

28

军事技能

 

 

 

 

 

 

 

 

 

 

 

 

 

 

 

 

 

 

 

 

 

M

 

 

 

 

 

 

 

 

 

 

 

29

劳动课

 

 

 

 

 

 

 

 

 

 

 

 

 

 

 

 

 

 

 

 

 

 

M

 

 

 

 

 

 

 

 

 

 

30

计算机基础

 

 

 

 

 

 

 

 

 

 

 

 

 

 

L

 

 

 

 

 

L

L

 

 

 

 

 

 

 

 

 

 

 

31

程序设计基础

 

 

 

 

 

 

 

 

M

 

 

 

 

H

 

M

 

 

 

 

 

 

 

 

 

 

 

 

 

 

 

 

 

32

Java语言程序设计

 

 

 

 

 

 

 

 

L

 

 

 

H

 

 

M

 

 

 

 

 

 

 

 

 

 

 

 

 

 

 

 

 

33

Web技术实践

 

H

 

 

H

 

 

M

 

 

 

 

 

 

 

 

 

 

 

 

 

 

 

 

 

 

 

 

 

 

 

 

 

34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H

 

 

M

 

 

 

M

 

 

 

 

 

 

 

 

 

 

 

 

 

 

 

 

 

 

 

 

 

35

Linux操作系统与Shell编程实验

 

M

 

 

 

 

 

H

 

 

 

 

 

 

 

 

 

 

 

 

 

 

 

 

 

 

M

 

 

 

 

 

 

36

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

 

 

 

 

 

 

 

 

 

 

 

 

 

 

 

 

 

 

 

 

 

 

 

 

 

 

H

 

 

 

 

 

 

37

识实习

 

 

 

 

 

 

 

 

 

M

 

 

 

 

 

 

L

 

 

L

 

 

 

M

 

 

M

 

 

 

 

 

 

38

Web技术实践课程设计

 

 

 

 

 

 

 

 

M

 

L

 

 

 

L

 

 

 

 

 

 

 

 

 

 

 

 

 

 

 

 

 

 

39

社会实践

 

 

 

 

 

 

 

 

 

 

 

 

 

 

 

 

 

 

 

 

 

 

 

 

H

 

 

 

 

 

 

L

 

40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

 

 

 

 

 

L

 

 

 

H

 

 

M

 

 

 

 

 

 

 

 

 

 

 

 

 

 

 

 

 

 

 

 

41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

 

 

 

 

 

 

H

M

 

 

 

 

M

 

 

 

 

 

 

 

 

 

 

 

 

L

 

 

 

M

L

 

 

42

专业综合实训

 

 

 

 

 

 

 

 

 

 

H

 

 

 

 

 

M

 

L 

 

 

 

 

H

 

M

 

 

 

H

 

 

 

43

毕业实习

 

 

 

 

 

 

M

 

 

 

 

 

 

 

M

 

 

M

 

 

M

 

 

 

 

 

L

L

 

 

 

 

 

44

毕业论文(设计)

 

 

 

 

 

 

M

 

 

 

M

 

 

L

 

H

 

 

 

 

M

 

 

 

 

 

M

M

M

 

H

 

M

注:H:高支撑度,M:中支撑度,L:低支撑度


五、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认识实习、Web技术实践课程设计、社会实践、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软件工程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六、教学进程

表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类型、学分及比例分配表

表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总表

表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类型、学分及比例分配表

课程类型

课程性质

课程类别

学分

占总学分比例

理论课

必修课

通识教育理论课

35

64.7%

学科基础理论课

25

专业必修理论课

19

选修课

通识教育理论课

8

专业选修理论课

10

实践课

必修课

通识教育实践课

6

35.3%

通识教育活动课

0.5

学科基础实践课

3.5

专业必修实践课

27.5

选修课

通识教育活动课

1.5

专业选修实践课

11

专业拓展性活动课

3

汇总统计

1.本专业规定的毕业最低总学分为150学分,其中列入教学计划的实践课程累计53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为35.3%。

2.本专业规定的必修课116.5学分,应修选修课33.5学分,应修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为22.3%。

3.必修课中,理论课79学分,实践课37.5学分,实践课学分占其总学分的比例为32.2%;必修课中,通识教育类课程41.5学分、学科基础类课程28.5学分、专业类课程46.5学分,占其总学分的比例分别为35.6%、24.5%、39.9%。

4.选修课中,应修通识教育选修类课程8学分,应修专业选修类课程21学分,应修活动类课程4.5学分。


表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总表

 

 

 

 

 

 

 

 

 

 

 

 

 

 

 

 

 

 

 

课程

类型

课程

性质

课程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中英文对照)

学分

学时分配

各学期教学任务分配(学分)

考核

方式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实验学时

其他实践学时

1

2

3

4

5

6

7

8

 





通识教育必修课

0120016

思想道德与法治

Ideological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3

48

32

 

16

3

 

 

 

 

 

 

 

考试

012001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Chinese Modern History

3

48

32

 

16

3

 

 

 

 

 

 

 

考试

012006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3

48

32

 

16

 

3

 

 

 

 

 

 

考试

0120017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Mao Zedong Thought And Chinese Socialist Theories

3

48

32

 

16

 

3

 

 

 

 

 

 

考试

012002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3

48

32

 

16

 

 

3

 

 

 

 

 

考试

0120034

形势与政策

Current Situation and Policies

2

32

24

 

8

0.5

0.5

0.5

0.5

 

 

 

 

考查

0620210

大学英语(一)

College English

2

32

16

 

16

2

 

 

 

 

 

 

 

考试

0620220

大学英语(二)

College English

2

32

16

 

16

 

2

 

 

 

 

 

 

考试

0620230

大学英语(三)

College English

2

32

16

 

16

 

 

2

 

 

 

 

 

考试

0620240

大学英语(四)

College English

2

32

16

 

16

 

 

 

2

 

 

 

 

考试

442801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

2

32

24

 

8

2

 

 

 

 

 

 

 

考查

4428000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College StudentsCareer Development and Employment Guidance

2

32

16

 

16

 

1

 

 

 

1

 

 

考查

4428009

大学生创业基础

Introduction to Entrepreneurship for College Students

2

32

16

 

16

 

 

2

 

 

 

 

 

考查

4420011

军事理论

Military Theory

2

32

16

 

16

2

 

 

 

 

 

 

 

考查

4420015

国家安全教育

National security education

1

16

16

 

 

 

1

 

 

 

 

 

 

考查

4420014

劳动专题教育

Labor Education

1

16

16

 

 

 

1

 

 

 

 

 

 

考查

小计

35

560

352

 

208

12.5

11.5

7.5

2.5

 

1

 

 

 

学科
基础课

1021239

高等数学AI

Advanced Mathematics A

6

96

96

 

 

6

 

 

 

 

 

 

 

考试

1021214

高等数学AII

Advanced Mathematics AI

4

64

64

 

 

 

4

 

 

 

 

 

 

考试

1021242

大学物理

College Physics

3

48

32

16 

 

3

 

 

 

 

 

 

 

考试

1020040

离散数学

Discrete Mathematics

3

48

48

 

 

 

3

 

 

 

 

 

 

考试

1021248

电路与数字逻辑

Circuit & Digital Logic

2

32

24

8

 

 

2

 

 

 

 

 

 

考试

1021240

线性代数A

Linear Algebra A

4

64

64

 

 

 

 

4

 

 

 

 

 

考试

1021216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

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 A

3

48

48

 

 

 

 

 

3

 

 

 

 

考试

小计

25

400

376

24

 

9

9

4

3

 

 

 

 

 





专业
必修课

1021003

专业导学

Guidance on the Major of Economics

1

16

16

 

 

1

 

 

 

 

 

 

 

考查

1021051

数据结构

Data   Structure

3

48

32

16

 

 

 

3

 

 

 

 

 

考试

1022205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

Computer Composition & System Structure

3

48

32

16

 

 

 

3

 

 

 

 

 

考试

1021249

算法设计与分析

Algorithm Design  & Analysis

3

48

32

16

 

 

 

 

3

 

 

 

 

考试

1021244

操作系统

Operating System

3

48

32

16

 

 

 

 

3

 

 

 

 

考试

1021250

计算机网络

Computer Network

3

48

32

16

 

 

 

 

 

3

 

 

 

考试

1021251

软件工程

Software Engineering

3

48

32

16

 

 

 

 

 

 

3

 

 

考试

 小计

19

304

208

96

 

1

 

6

6

3

3

 

 

 



通识教育
选修课

 小计

8

128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包括青年政治特色类、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类、工程技术类等四大类。所有专业的学生应修读青年政治特色类课程2学分;在人文社科类课程中修读公共艺术类课程2学分,就业创业类课程、四史类课程各1学分;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应修读自然科学类或工程技术类课程2学分。

课 

1029392

康养概论

Introduction to Health and Wellness

1

16

16

 

 

 

 

1

 

 

 

 

 

考查

1029152

信息安全基础

Information Security Foundation

2

32

32

 

 

 

 

 

 

2

 

 

 

考查

1029153

云计算与大数据概论

Introduction to Cloud Computing and Big Data

2

32

32

 

 

 

 

 

 

2 

 

 

 

考查

1029325

当代工程观与科技创新

Contemporary Engineering View an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1

16

16

 

 

 

 

 

 

 

1

 

 

考查

1029393

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2

32

32

 

 

 

 

 

 

 

2

 

 

考查

1029394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2

32

32

 

 

 

 

 

 

 

2

 

 

考查

1029142

专业英语

Professional English

2

32

32

 

 

 

 

 

 

 

 

2

 

考查

1029143

新技术专题

Topic of New Technology

1

16

16

 

 

 

 

 

 

 

 

1

 

考查

1029357

数学进阶I

Advanced Engineering Mathematics I

2

32

32

 

 

 

 

 

 

2

 

 

 

考查

1029358

数学进阶II

Advanced Engineering Mathematics II

2

32

32

 

 

 

 

 

 

 

2

 

 

考查

1029157

数据结构进阶

Advanced Data Structure

2

32

32

 

 

 

 

 

 

 

 

2

 

考查

小计

19

304

304

 

 

 

 

1

 

6

7

5

 

 

 

 

 

 

 

 

 

 

 

 

 

 

 

 

 

 

 

 

 

 

 

 

 

 

 

 

 

 

实践课



通识教育实践课

1120010 

大学体育I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1

32

8

 

24

1

 

 

 

 

 

 

 

考试

1120020 

大学体育II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II

1

32

8

 

24

 

1

 

 

 

 

 

 

考试

1120030 

大学体育III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III

1

32

8

 

24

 

 

1

 

 

 

 

 

考试

1120040 

大学体育IV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IV

1

32

8

 

24

 

 

 

1

 

 

 

 

考试

0927019 

军事技能

Military Training

 2

 

 

 

 

2周

 

 

 

 

 

 

 

考查

 

6

128

32

 

96

1+2周

1

1

1

 

 

 

 

 

通识教育活动课

1027143

劳动课

Labor Course

0.5

 

 

 

 

 

 

 

 

 

 

 

 

 

 

0.5

 

 

 

 

 

 

 

 

 

 

 

 

 

学科
基础
实践课

1021246

计算机基础

Fundamentals of Computers

0.5

16

 

16

 

0.5

 

 

 

 

 

 

 

考查

1027159

程序设计基础

Fundamentals of Programming

3

96

32

64

 

3

 

 

 

 

 

 

 

考试

 小计

3.5 

112

32 

80 

 

3.5 

 

 

 

 

 

 

 

 

 

1021233

Java语言程序设计

Java Programming

3

96

 

96

 

 

6

 

 

 

 

 

 

考试

1027166

Web技术基础

Fundamentals of Web Technology

2

64

 

64

 

 

 

2

 

 

 

 

 

考试

1027167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Database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2

64

32

32

 

 

 

 

2

 

 

 

 

考试

1027032

Linux操作系统与Shell编程实验

Linux Operating System and Shell Programming

Experiment

1.5

48

16

32

 

 

 

 

 

1.5

 

 

 

考查

1027168

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

Information Retrieval and

Writing

0.5

16

 

16

 

 

 

 

 

 

 

 

0.5 

考查

1027169

认识实习

Cognition Practice

0.5

 

 

 

 

 

0.5

 

 

 

 

 

 

考查

1027170

Web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Practicum for Web Technology

1

 

 

 

 

 

 

1周 

 

 

 

 

 

考查

1027171

社会实践

Social Practice

1

 

 

 

 

 

 

 

 

1周

 

 

 

考查

1027172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

Practicum for Database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1

 

 

 

 

 

 

 

1周

 

 

 

 

考查

1027173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

Practicum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2

 

 

 

 

 

 

 

 

 

2周

 

 

考查

1027174

专业综合实训

Professional Comprehensive Training

1

 

 

 

 

 

 

 

 

 

 

1

 

考查

1027175

毕业实习

Graduation Practice

4

 

 

 

 

 

 

 

 

 

 

8周

 

考查

1027153

毕业论文(设计)

Dissertation

8

 

 

 

 

 

 

 

 

 

 

 

8

考查

 

27.5

288

48

240

 

 

6+0.5

2+1

2+1

1.5+1

2

9

0.5+8

 

通识教育活动课

1029391

通识教育活动课

Liberal Education Activities

1.5

 

 

 

 

 

 

 

 

 

 

 

 

 

1.5

 

 

 

 

 

 

 

 

 

 

 

 

 

专业
选修
实践课

1027101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实训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oject

1

32

 

32

 

 

 

 

1

 

 

 

 

考查

1027102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

Python Programming Language

2

64

32

32

 

 

 

 

2

 

 

 

 

考查

1029395

Web前端开发技术进阶

Advanced web front-end development technology

2

64

32

32

 

 

 

 

2 

 

 

 

 

考查

1029396

Python网络编程

Python Network Programming

2

64

32

32

 

 

 

 

 

2

 

 

 

考查

1029397

信创软件应用

Xinchuang Software Application

1

32

 

32

 

 

 

 

 

1

 

 

 

考查

1029398

嵌入式系统及应用

Embedded System and Application

2

64

32

32

 

 

 

 

 

2

 

 

 

考查

1029168

移动应用开发

Mobile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2

64

16

48

 

 

 

 

 

 

2

 

 

考查

1029399

数据挖掘

Data Mining

2

64

 32

32

 

 

 

 

 

 

2

 

 

考查

1029400

软件测试技术

Software Testing Technology

2

64

 32

32

 

 

 

 

 

 

 

2

 

考查

1029401

企业级康养应用开发技术

Enterprise level health care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technology

2

64

32

32

 

 

 

 

 

2

2

 

 

考查

 计(课程资源)

18

576

240

336

 

 

 

 

5 

7

6

 2

 

 

专业拓展性活动课

1029390

专业拓展性活动课

Specialty Training Activities

3.0

 

 

 

 

 

 

 

 

 

 

 

 

考查

3.0

 

 

 

 

 

 

 

 

 

 

 

 

 

总计

150

245392+22.5

 

 

 

 

 

 

 

 

 

 

 

 

注:

1.大学英语实施分级教学,该表中的大学英语(一)、大学英语(二)、大学英语(三)、大学英语(四)分别代表非艺术类专业普通班四个学期的大学英语教学安排,具体课程名称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大学外语课程教学实施方案》为准。

2.在专业选修课程中,理论课课源19学分,实践课课源18学分,共计37学分,本专业学生最少应修读21学分。

3.▲标记课程为创新创业课程,学生应修创新创业课程4学分。

4.军事技能安排在第1学期,2周;认识实习安排在第2学期,0.5周;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安排在第4学期,1周;社会调查安排在第5学期,1周;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安排在第6学期,2周;专业综合实训安排在第7学期,1周;毕业实习安排在第7学期,8周。

 

 

 

 

 

 

 

 

 

 

 

 

 

 

 

 

 

 

 

 


七、活动课程安排

表3:

教育活动课程安排

活动类别

序号

活动名称

责任人/

责任部门

活动性质

学分/

积分

教师集中指导学时

必修

限选

任选

劳动

课程

1

劳动课

学生工作处

 

 

0.5学分

8

劳动课程为必修0.5学分

思想政治养成

1

党团组织主题教育活动

校团委/学院团总支

 

 

1-3

积分

4

2

重大节日、重要事件节点纪念活动

 

 

1-3

积分

4

3

先进典型宣传教育

 

 

1-3

积分

4

4

青马工程

 

 

3-5

积分

4

5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大学生行为文明养成教育活动

 

 

1-3

积分

4

思想政治养成部分最低修读积分为10积分

 

文艺体育活动

1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亮点品牌”活动

校团委/学院团总支

 

 

1-3

积分

3

2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三走”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

 

 

1-3

积分

3

3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青年文化节

 

 

1-3

积分

3

4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主题读书活动

 

 

1-3

积分

3

5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社团文化节、社团嘉年华

 

 

1-3

积分

3

6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迎新晚会

 

 

1-3

积分

3

文艺体育活动部分最低修读积分为6积分

 

实习实践

拓展

1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寒假、暑假社会实践

校团委/学院团总支

 

 

1-3

积分

4

2

“青春引擎”基层团组织挂职锻炼

校团委

 

 

1-5

积分

4

实践实习拓展部分最低修读积分为6积分

 

志愿

公益服务

1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雷锋月”志愿服务活动

校团委/学院团总支

 

 

1-3

积分

3

2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爱心献血”活动

 

 

3-5

积分

3

3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志工程”志愿服务活动

 

 

1-3

积分

3

志愿公益服务部分最低修读积分为6积分

 

技能

特长培养

1

英语四级证书

教务处/校团委

 

 

3积分

 

2

英语六级证书

 

 

5积分

 

3

计算机二级证书

 

 

3积分

 

4

计算机三级证书

 

 

5积分

 

5

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

 

 

2积分

 

6

教师资格证

 

 

2积分

 

技能特长培养部分最低修读积分为2积分

 

创新创业实训

1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校团委/学院团总支/专业教师

 

 

10-20

积分

 

2

“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

 

 

10-20

积分

 

3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10-20

积分

 

4

“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5-10

积分

 

5

“创青春”山东省大学生创业大赛

 

 

5-10

积分

 

6

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5-10

积分

 

7

“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等校级比赛

 

 

1-5

积分

 

8

以学生为法人注册公司并开展经营活动

 

 

5-10

积分

 

9

其他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3-10

积分

 

科研

1

SCI、EI、CSSCI收录的论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理论版上发表的文章,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的论文

团委/

科研处

 

 

10-20积分

 

2

CSCD收录的期刊论文、ISTP收录论文、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5-10

积分

 

3

在以上刊物以外正式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3-5

积分

 

4

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

 

 

5-10

积分

 

创新创业实训及科研部分不设最低修读积分,该部分所获积分可以抵其他五个板块所要求的修读学分,最高抵20积分。

 

表4:

专业拓展性活动安排表

活动类别

序号

活动名称

责任人/

责任部门

活动性质

学分/

积分

教师集中指导学时

限选

任选

思想政治养成

1

“知信行”入党启蒙教育活动

学院党委/党支部

 

5-15

积分

4

2

主题班团日活动

学院团总支/团支部

 

3-5

积分

2

3

青马工程暨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教育

学院分党校/学院团总支

 

3-5

积分

4

4

师生下午茶调研座谈会

学院党委/学院团总支

 

1-3

积分

4

5

青蓝计划学团骨干培训班

学院团总支

 

3-5

积分

2

6

学院安全教育系列活动

学院团总支

 

1-3

积分

4

7

“携笔从戎·强军筑梦”国防教育征兵入伍拓展活动

学院团总支

 

1-3

积分

2

8 

8

学子经验谈系列活动

学院党委/学院团总支

 

1-3

积分

2

9

青春·微党课/微团课活动

学院党委/党支部/学院团总支

 

1-3

积分

2

10

信工说·青年诵读者系列活动

学院党委/党支部/

 

1-3

积分

2

11

“多彩育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品牌项目

学院团总支

 

1-3

积分

2

最低修读积分为20分

 

文化体育活动

1

科技服务月系列活动

校团委/学院团总支

 

3-5

积分

5

2

校园十佳歌手大赛

校团委/学院团总支

 

3-5

积分

2

 

3

纪念五四运动系列活动

校团委/学院团总支

 

3-5

积分

1

 

4

纪念“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合唱比赛

校团委/学院团总支

 

3-5

积分

2

5

中华传统文化艺术节

校团委/学院团总支

 

1-3

积分

2

6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健身大赛

校团委/学院团总支

 

1-3

积分

2

7

社团文化展活动

校团委/学院团总支

 

1-3

积分

1

8

诗歌朗诵会系列活动

校团委/学院团总支

 

1-5

积分

2

9

社区文化节系列活动

学生工作处/学院团总支

 

1-5

积分

2

10

迎新杯·球类类体育竞赛活动

校团委/学院团总支

 

3-5

积分

2

11

大学生理论宣讲团系列活动

校团委/学院团总支

 

3-5

积分

4

12

迎新·元旦晚会

校团委/学院团总支

 

3-5

积分

2

13

辩论赛系列活动

校团委/学院团总支

 

1-3

积分

1

14

悦读分享·读书月系列活动

学生工作处/学院团总支

 

1-3

积分

1

最低修读积分为10分

 

实习

实践

拓展

1

毕业生就业实习双选会

校团委/学生工作处/学院团总支

 

3-5

积分

2

2

企业招聘与就业指导系列宣讲会

学生工作处/学院团总支

 

3-5

积分

2

3

实习就业与技术提升系列培训会

学生工作处/学院团总支

 

3-5

积分

2

4

“互联网+就业指导”系列公益讲座

校团委/学生工作处/学院团总支

 

3-5

积分

2

5

“添翼计划”大学生能力提升系列活动

学院团总支

 

3-5

积分

2

6

暑假、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校团委/学院团总支

 

1-3

积分

2

7

“青春引擎”基层团组织挂职锻炼

校团委/学院团总支

 

1-5

积分

2

8

“青鸟计划”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校团委/学院团总支

 

1-5

积分

2

9

“百万大学生进社区”社会实践活动

校团委/学院团总支

 

1-3

积分

2

10

就业创业类知识竞赛活动

校团委/学生工作处/学院团总支

 

1-3

积分

2

最低修读积分为15分

 

志愿

公益

服务

1

学雷锋系列主题志愿服务活动

校团委/学院团总支

 

1-3

积分

2

2

“IT精灵志愿服务队”校园e诊志愿服务活动

学院团总支

 

1-3

积分

2

3

“IT精灵志愿服务队”社区e诊志愿服务活动

学院团总支

 

1-3

积分

2

4

“希望小屋”儿童关爱项目

校团委/学院团总支

 

1-3

积分

2

5

为老为小志愿服务活动

学院党委/学院团总支

 

1-3

积分

2

6

无偿献血活动

学院团总支

 

1-3

积分

2

7

健康未来系列公益讲座

校团委/学生工作处/学院团总支

 

1-3

积分

2

8

劳动服务月系列活动

学院团总支

 

1-3

积分

2

9

电脑义务维修活动

学院团总支

 

1-3

积分

2

10

迎新生系列志愿服务活动

校团委/学生工作处/学院团总支

 

1-3

积分

1

11

校院级大型会议/考试志愿服务活动

校团委/学生工作处/学院团总支

 

1-3

积分

1

最低修读积分为10分

 

考研深造与技能特长培养

1

进企业参观学习系列活动

学院团总支

 

1-3

积分

2

2

网络安全教育系列专题培训会

校团委/学生工作处/学院团总支

 

1-3

积分

2

3

创新创业与技能提升专题培训会

校团委/学生工作处/学院团总支

 

3-5

积分

2

4

创新创业与学科竞赛专题交流会

校团委/学生工作处/学院团总支

 

1-3

积分

1

5

考研经验分享系列讲座

校团委/学生工作处/学院团总支

 

1-3

积分

2

6

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证书(软考)

校团委/学生工作处/学院团总支

 

5(初级)、10(中级)、30(高级)积分

10

最低修读积分为5分

 

创新创业实训

1

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参赛及活动观摩

校团委/学院团总支/专业教师

 

10-20

积分

15

2

中国国际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参赛及活动观摩

校团委/学院团总支/专业教师

 

10-20

积分

15

3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及活动观摩

校团委/学院团总支/专业教师

 

10-20

积分

15

4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参赛及活动观摩

校团委/学院团总支/专业教师

 

10-20

积分

15

5

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参赛及活动观摩

校团委/学院团总支/专业教师

 

10-20

积分

15

6

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年会展示,参赛及活动观摩

校团委/学院团总支/专业教师

 

10-20

积分

15

7

入驻共创基地开展经营活动

校团委/学院团总支/专业教师

 

5-10

积分

15

8

以学生为法人注册公司并开展经营活动

校团委/学院团总支/专业教师

 

5-10

积分

15

9

学科竞赛校级

校团委/学院团总支/专业教师

 

5-10

积分

15

10

学科竞赛(省

校团委/学院团总支/专业教师

 

10-20积分

15

11

学科竞赛(国家

校团委/学院团总支/专业教师

 

20-40积分

15

12

由校团委/院团总支认定其他活动

校团委/学院团总支/专业教师

 

 

由校团委学院团总支认定

 

科研

1

SCI、EI、CSSCI收录的论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理论版上发表的文章,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的论文

校团委/科研处/学院团总支/专业教师

 

10-20

积分

15

2

CSCD收录的期刊论文、ISTP收录论文、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校团委/科研处/学院团总支/专业教师

 

5-10

积分

15

3

在以上刊物以外正式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校团委/科研处/学院团总支/专业教师

 

3-5

积分

15

4

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

校团委/科研处/学院团总支/专业教师

 

5-10

积分

15

创新创业实训及科研部分不设最低修读积分,该部分所获积分可以抵其他五个板块所要求的修读学分,最高抵40积分。积分按照20:1计算活动课程学分。

 

 

  

 

页面